作为业主,不能只顾成本,不顾安全;不要借吊装搞仪式,风险太大搞个奠基仪式就可以了要有懂吊装的专业人员参与监理。
4.吊装施工企业层面(吊车用户)
目前,除前述的中石化等几大行业外,真正的吊车用户还是在普通的综合型施工企业那里。这些企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安全意识差别较大。总体来说,国企好于民企。其管理模式一般都是项目经理负责制和项目成本包干制,而大部分项目经理不是吊装专业出身。除了省钱,有些项目经理还要体现出“权”和“胆”字。因为以后支付吊车租赁费他说了算,所以要显示一下权;由于缺乏专业知识但又偶尔冒险成功过,所以显示一下胆;在遇到不安全因素时,经常会听到他们说出吊装人非常忌讳的话。摘录如下:“试试看,没事的”“吊车翘屁股,再加几块配重不就没问题了吗”“你是500吨吊车,怎么吊30几吨都吊不了?”“我们以前就这么干的”“别人能行,你们怎么就不能干?”“没问题,吊装,出了事我负责!”说这种话的人,他怎么就不考虑一下自己的前途哪?他怎么就不考虑别人甚至自己的生命哪?这个层面应该说是用车数量多,用车频率较高,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应该在此。
建设单位(业主)层面
不是每一个行业或企业都像核工业、中石化、中石油、电力等行业那么规范和专业。目前还有很多的建设单位(业主)对吊装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意识到或者不知道。虽然国家早就有关于安全管理的规定:那就是谁建设谁管理谁负责。但是,不是他们不想管,而是他们不舍得管、不会管。主要表现在:
降低成本,减少投入。安全管理是要花钱的,你的投入和回报肯定是成正比的,吊装安全管理更为突出。然而,有些业主为了省钱,将吊装工程合并到安装工程一并发包给低价中标者,中标单位有可能再分包给实力更弱的施工队,试想这样低廉的队伍又能有什么技术、经验、实力可谈?技术上,这些包工队,一专多能,一个技术员既管组装,又管焊接;既管工艺,又管吊装;甚至有些技术员连吊车性能表都看不太懂,怎么去编制吊装方案?经验上,参与吊装的人员说他们是乌合之众有点夸张,说他们是散兵游勇则不过分。要说经验还真有:那就是超载的经验、冒险的经验!说到实力,有些包工队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工厂设备搬运,哪来的装备?要么东借西凑,要么明明早该报废的索具给你用上,不出事就怪。有些业主为了省钱,不想处理地基,设备搬运哪家好,对施工单位提出的合理要求感到是故意出难题;有些业主为了省钱,明明该用500吨吊车的活,让施工单位找400吨的车;明明是2个月工期的活,章丘设备搬运,让工人加班加点抢工期,一个月完成。这都说明他们不是不想管,不是不怕出事,而是一个钱字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