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货匹配热度:中国2000多万货车,空载率高达40%以上,每天平均行驶历程仅300公里,车辆停车配货的间隔时间长达72小时。这组物流人耳熟能详的数据背后,是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无效益的尾气排放,以及被彻底拉低了的中国物流整体能力。于是,致力于以互联网为桥梁,撮合运力和货物匹配,提升物流运输的资源配置的车货匹配成为互联网改造物流行业的新尝试。尽管车货匹配的商业模式尚未成熟,也面临着诸如车多货少、信用制度不够完善等现实问题,但货运物流的低效确实是钢性的存在,所以车货匹配的前景值得期待。
在车货匹配领域,不乏表现亮眼的创业者。特运通专注于大件特种运输行业车货匹配的平台,主要聚焦于为车主和货主提供便利和快捷的对接平台,从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车货匹配的成本。专注于物流信息透明化的国内较大大件运输平台服务商。
按装卸搬运机具的工作原理可将其分为叉车类、吊车类、输送机类、作业车类和管道输送设备类。①叉车类,包括各种通用和专用叉车;②吊车类,包括门式、桥式、履带式、汽车式、岸壁式、巷道式各种吊车;③输送机类,包括辊式、轮式、皮带式、链式、悬挂式等各种输送机;④作业车类,包括手车、手推车、搬运车、无人搬运车、台车等各种作业车辆;⑤管道输送设备类,包括液体、粉体的装卸搬运一体化的由泵、管道为主体的一类设备。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是提高制造业效率、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及企业降低物资能耗的“第三利润源泉”。 在刚落幕不久的中央及地方2016年两会上,物流业再次成为委员们讨论的热点之一。国家高度重视物流业发展,出台多项规划意见国务院出台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提出,“着力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2015年商务部印发的《关于促进商贸物流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高度重视商贸物流工作,提高社会化水平、专业化水平、标准化水平、信息化水平、组织化水平和国际化水平”,凸显国家对物流业发展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