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吊装时应符合吊装有关规定,落实有关安全措施。施工准备和实施过程中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必须正常运转,以确保吊装工程达到安全、优质的要求。
起重机具出库前,机械责任人员应核查机具员提交的机具维修使用检验记录,确认其技术性能符合安全质量要求。必要时应进行解体检查,发现缺陷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经安全技术部门同意或经负荷试验合格后方可出库。钢丝绳置于地面时,应采取过路套管或垫木等防护措施;应使钢丝绳绳扣各股受力均匀;绕结钢丝绳时,绳卡的使用要求如表规定,且U形卡子与短绳压紧,搭接钢丝绳时,绳卡使用数量按表的规定增加一倍,卡装时宜反正各半。起重机具出库前,机械责任人员应核查机具员提交的机具维修使用检验记录,确认其技术性能符合安全质量要求。必要时应进行解体检查,发现缺陷应按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经安全技术部门同意或经负荷试验合格后方可出库。检查检验记录。
起重吊钩吊物坠落原因
1.起重机的不安全状态首先是设计不规范带来的风险,如过载保护失灵、平衡轮轴强度不够、无防止脱钩装置、吊具索具选用不合理等;其次是制造缺陷和安装缺陷等,诸如选材不当、加工质量不好,使带有隐患的设备投入使用。而大量的问题存在于使用环节,例如,不及时更换报废零件、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保养不良带病运转,以至造成运动失控、零件或结构破坏,不定期进行安全性能检验等。总之,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检验等任何环节的缺陷都可能带来吊钩吊物坠落的严重后果。起重机的本质(设计、制造、安装)安全是保证起重作业安全的基本条件。
2.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行为受到生理、心理和综合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表现为操作技能不熟练,缺少必要的安全教育和培训;非司机操作,无证上岗;违章违纪蛮干,不良操作习惯;判断操作失误,指挥信号不明确,起重司机和起重工配合不协调及人体生物节律处于“三高区”等。总之,安全意识差和操作技能低下是引发事故主要的人为原因。
起重吊装安全技术
1. 撬棍
橇棍是一种工具式拉杆,长度一般为1.5m左右,在使用中应留意以下几点。
(1) 撬棍工作时要承受较大的弯矩,选用时其外形、大上应便于操纵;不要用其它杆件替换,以免造成难以操纵或折断、压扁、变形等。
(2) 撬拨重物时,支点要选用坚固构件,不要用易滑动、易破碎或不规则物体,以免因打滑而伤人。
(3) 高处使用撬棍作业时,其临边危险处禁止操纵。防止撬棍滑脱,人体重心失控,造成职员坠落。
(4) 使用撬棍时,不可随意加长和松手,防止滑倒,掉落伤人,多人同时作业须有同一指挥。
2. 滚杠
滚江是人工搬运重物进行短间隔运输时,将重物与地面的滑动磨擦转为转动磨擦的圆形杆件。它可大大地减小重物与地面的磨擦力,但在使用中应留意以下几点。
(1) 同一重物下所用滚江一定要保持规格一致,即直径、是非、材质相同。滚江长度须大于重物底宽,且两端应露出不少于15cm的长度。
(2) 在摆放滚江时,应留意手的位置,当滚杠为钢管时,应拇指在外,其余手指伸在管内以免压伤手指。
(3) 滚江在转动时应留意观察,发现有歪斜、偏位时应用大锤或撬棍拨正,严禁用手、脚直接与滚杠接触。
(4) 滚杠可用圆木、圆钢、网管或钢管内灌进砂子、混凝土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