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叉装具体吊运程序
1) 清理吊装搬运现场障碍物并做好维护; 2) 准备吊装叉装设备及机具; 3) 检查设备吊耳,同时对设备的棱角及重要部位进行保护; 4) 在吊装孔内侧设置手动葫芦和拆卸设备运输底排; 5) 将设备吊至离地20mm处进行试吊试叉,检查吊机、吊具及吊耳是否正常; 6) 采用汽车吊抬吊,将设备吊至吊装孔外侧,采用动力叉车要做好设备与叉车接触部分的保护; 第二步:设备的就位 设备平移就位 设备搬运至指定位置后,已不可能采用吊机等大型机械化设备进行设备的安装就位,考虑到设备的自重体积较大必须在设备底部敷设方木以便进行叉车设备的就位安装。根据此吊装思路及现场实际情况,采用人推叉车将设备水平移动到指定的位置。设备就位安装程序如下: 1)清理施工现场及沿线障碍物; 2)利用叉车、滚木、千斤顶、人力推将设备移动; 3)通过叉车或吊葫芦将设备安装就位并拆除施工机具;
2、设备安装:
在装配前就要对随机图纸和设备安装的技术进行了解,对需要装配的零、部件配合尺寸、相关精度、配合面、滑动面应进行复查和清洗处理。在清洗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清洗后,设备的零、部件应具备的要求是:当采用目测法时,在室内的白天或在15-20W的日光灯下,肉眼观察其表面无任何残留污物;当采用擦拭法时,用清洁的白布或黑布擦拭清洗的部位,布的表面应该没有异物污染;当采用溶剂法时,用其他溶剂清洗清洗的部位,并且观察和分析新溶剂无其他杂物;用方法试清洗部位的酸碱性,其酸碱性应符合设备技术要求。并对相关的零部件做好标记及装配顺序进行装配。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该露出螺母2~~4螺距,如果是沉头螺钉,其紧固后,钉头应该埋入连接件内,不得外露;有锁紧要求时,拧紧后应该按相关技术规定锁紧,如果用两螺母锁紧时,薄的螺母应该在厚的螺母之下,每个螺母下边不得有两个相同的垫圈。如果是不锈钢、铜等材质的螺栓时,应在螺纹部分涂上润滑油。在每个零部件装配好后,都要测其装配是否合理,并且进行调平。调平时应该在给定测量位置上进行检验,并且在复检时亦不得改变原来测量的位置。如果设备的技术文件无规定时,应该根据设备特殊面和其他情况来确定。
试车及验收
安装精度符合设备技术要求。
(1)地脚螺栓均匀紧固,并与设备接触良好。
4、电气(仪器)操纵控制系统及仪表的调整试验完毕(可另编施工方案)
(1)润滑、液压、气冷却等系统的检查和调整达到设备技术文件要求,根据设备技术文件,对需润滑的部分充注润滑剂,并检验其洁净程度。
(2)润滑油、液化油、气、冷却液,应在单系统启动后,压力,油温、管路排气均达到设备技术文件规定。
(3)润滑、液压、气、冷却等系统阀件及机构动作调整应达到正确、可靠、灵敏,各系统工介质不得间断和泄露,保持规定的压力、温度、流量。
5、在设备电气、管路、工作介质等系统调整检查合格后,进行机械和各系统联合调整试验。
6、联合调试由部件开始至组件,至单机,直至整机成套设备,按设备技术文件和操作程序进行。
(1)调整往复运动部件行程,限位,观察整个行程运行情况,不应有振动,爬行和停滞现象。
(2)在主运动和进给速度各级速度下作运转试验观察启动,停止和制动,手动运行情况、自动运行状况应无异常现象。